某選礦廠與2008年投入運行,選廠生產規模為2000t/d,磨礦采用溢流型球磨機數臺,尾礦庫位于選廠西南側1.5公里,屬山谷型尾礦庫。尾礦庫區松散土層為第四系人工尾礦堆積物,以尾粉砂、尾粉土為主,基地及岸坡地層為第四系殘破積、沖洪積成因的碎石土、卵石等組成。初期壩采用堆石壩,壩高27m,設計總高120m,有效庫容680萬立方。
排滲設計
由計算結果可以看出,尾礦庫運營到后期,存在排滲體淤堵問題,使得排滲系統的能力下降,壩體內的水不能及時排出,侵潤線升高。結合國內尾礦壩治理的成功經驗,根據壩體實際情況,采用工程造價低,排滲效果好,管理簡單的局部水平孔排滲的治理方案,可取的很好的效果。
在壩體中安裝3根單根長73m,直接75mm,外包100目白鋼網的雙向PE槽孔管。第一段為導水管長7m,二段長25m,再進41m后反折25m。距子壩30m處設排滲體,與槽孔管接通。上排主要強力控制侵潤性在子壩以下,以彌補放礦滲水增量,下排則主要加大初期壩的排滲能力,以確保不在這個壩段抬高侵潤線。排滲管周圍要設置過渡層和反慮層。
尾礦壩侵潤線的高低直接影響壩體穩定。為了更好低管理尾礦庫,了解滲流場的變化規律,尤其防止尾礦壩產生滲流變形和壩面溢出,有必要將掌握的規律與日常的檢測工作相結合,積極采取預防措施。
有效合理的尾礦治理措施,才是保證選礦設備正常生產的前提,也是選廠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。
總頁數:1 頁 第 1頁